自古就有十人九胃病的说法,可见胃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毛病,胃病属于中医的“胃脘痛”、“肝胃气痛”、“心痛”、“吞酸”等范畴。但不能说胃脘涌就是胃病,因为中医的胃脘痛,除了溃疡之外,还包括慢性胃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胃下垂,甚至还包括部分的胰腺炎、胆囊炎、胆石症等。
中医对胃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,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:
1、情志失调:中医认为,“脾主思”、“思虑伤脾”。中医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关系甚大。如果忧思恼怒、久郁不解,则伤及于肝。肝气不舒横逆犯胃,灼伤胃之脉络,络破血出,就是上消化道出血,呕血或排黑便。
2、饮食不节:《虞博医传》方:“致病之由,多因纵恣口腹,喜好辛酸,恣饮热酒煎拨,复餐寒、凉、生、冷;朝觞暮饮,日积月累,自郁成痰,痰火煎熬,血亦妄行,痰血相杂,妨碍升降,故胃脘疼痛,吞酸嗳气呀,嘈杂恶心。”
3、体质因素:“阳虚之体,互多痰湿”,临床上所见的溃疡也是阳虚体质较多,阴虚体质较少。由于素体脾阳虚寒,运化无权,脏病及腑,胃失和降,则胃脘作痛。此外,外在因素如过食生冷、外感风寒、过于劳累等之所以能诱发本病,皆与平素体质虚弱,特别是脾胃虚弱有密切关系。
4、气候变化:“寒气客于肠胃,厥逆上出,故痛而呕。”指的是受寒能促成胃病的发作。临床上可以看到,胃病的发作与感冒、受寒邪侵袭有关,据有关统计也可发现,胃病的发病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,本病在冬季及秋末寒冷季节多发。
中医认为,以上四种因素是诱发胃病的主要因素,其他如劳倦过度、房室不节均可导致体质虚弱而诱发本病。这些因素往往同时并存或互相影响,可互为因果,对于每个病人,则各有侧重。在临床诊治中,必须抓住主要矛盾,审证求因,辩证施治,才能达到药到病除。 俗话说“胃病三分治、七分养”,可见,注重胃的保养是治疗胃病的关键之一。而中医养胃又讲究“细水长流”,要慢慢调理。诸多调理方法中,以泡茶比较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。觉得胃胀的患者,可选用玫瑰花泡茶,玫瑰花性温助通气,适合不上火的患者;而绿萼梅则性平助通气,大部分人都适合;如果患者同时有上火的症状,建议可在绿萼梅茶中放入一两朵菊花。
中医认为,胃脘痛大都不离肝,故胃病治肝,本是成法。舒肝解郁、行气止痛,既治疗了胃炎,也治疗了气积的疾病。从这一点来说,中医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疗法。中医指的“胃”实际上包括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的解剖部位与生理功能。中医药在治疗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。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,采取“寒者温之、热者寒之、虚者补之、实者泻之”的方法,调节的体质,并根据“通则不痛”的原理以理气、活血、和胃、止痛,达到治疗的目的。中医养胃是根据人的不同体质、不同季节、所患的不同胃病进行辨证调养,以达到未病先防、有病早治、尽快康复、减少复发的目的。
一、中医养胃方法分类:中医养胃方法颇多,概括起来有:
1、中药调养护胃法:常用的养胃中药有茯苓、白术、黄芪、人参、淮山、薏米、灵芝、黄精、刺五加、沙参、大枣、甘草等。
2、针灸推拿法:针推法是养胃的有效方法,针灸能促进胃肠蠕动,可每晚灸足三里及中脘穴,亦可针刺足三里,有显著的养胃功效。也可自我推拿胃腹部(两手相叠,于上腹部作顺、逆时针方向揉摩各30-50次),提高胃动力和免疫功能。每天早晚两次,养胃作用显卓,能治病防病。
3、自然疗法:一是饮食调理。食宜清淡、温热熟软,多吃豆油、菜油、青菜、水果、豆类制品、粗粮等,令大便通畅,脾胃和健。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。二是精神调摄。情志刺激可损伤脾胃,故调摄精神是养胃的重要条件之一,可用各种方法使情志怡畅,如寄情于各种文艺、书、画、花卉、会友清谈等,使精神愉快,食欲旺盛。三是运动养胃。适当的运动有养胃健脾之功,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,而且能增强脾胃健运功能,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,如散步、慢跑、保健操、跳舞、太极拳、太极剑等。
二、养胃护胃的禁忌和注意事项
胃在饮食忌宜上,应遵循以下原则:1、主食可选用软米饭、面包、面条和馒头等。2、荤菜可选用猪肉、鸡肉、鸭肉、鹌鹑、鸽肉、河鱼和河虾等。3、蔬菜可选用青菜、白菜、冬瓜和芋艿等。
养胃在饮食上的禁忌:1、海鲜:如黄鱼、带鱼、鳗鱼等、不易消化的河鲜如田螺、螺蛳、蟹和河蚌等。3、油煎类食物如油饼、油条、麻球、春卷、炸猪排和麻花等。4、豆类易胀气食物如蚕豆、毛豆、黄豆、赤豆、绿豆、山芋和栗子等。5、养胃时禁食辛辣食物。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、胡椒、榨菜、芥末、大蒜、洋葱和韭菜等。6、生冷食物如生番茄、生黄瓜、柿子、香蕉、西瓜、黄金瓜和冷饮等。7、其他如纤维粗糙不易消化的笋、芹菜等;腌制食品如火腿、香肠等;富含油脂的瓜子、花生和芝麻等;刺激肠胃的饮品如酒、浓茶和咖啡等。
为什么说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?
在全身各组织器官中,祖国医学历来十分重视脾胃,认为它是后天之本,是强壮身体、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。祖国医学中的“胃”,似乎与现代医学中的胃基本一致,它有接受食物和“腐熟”(消化)食物的功能。而祖国医学的“脾”,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脾大不相同,不能混为一谈。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,“脾”似包括所有与消化、吸收有关的器官,如胃、胰、肠等,以及与代谢有关的器官如肝脏、肌肉等。因此,在功能上,“脾胃”似乎大于消化系统。
祖国医学认为,胃属腑,脾属脏,二者相表里。消化过程虽然主要是在胃内完成的,但胃肠道所吸收的营养要素要转变成气血律液等物质,并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所利用,还要靠脾的化生与输布。当然,肝脏对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、疏泄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。脾不但运化“精微”和“水湿”, 而且还有荣养四肢筋骨肌肉的重要功能。
“气”也是中医的一个概念,代表着一种重要的生理功能。例如,胃气一般就包括了消化功能、全身健康营养状况、机体的代偿功能和免疫功能等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,保护胃气是十分重要的。这是因为人体的五脏六腑皆“禀气于胃”,胃气能养五脏之气;而百病皆由“胃气衰而生”;如胃气败绝,人的生命也就停止。这是不难理解的,因为人体要维持生命,必须一刻不停地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;吸收养分,排出废物,这就是所谓新陈代谢。胃肠道则是这种物质交换的重要门户之一。脾胃功能不良,人体营养缺乏,抵抗力下降,疾病即乘虚而入。故有“胃气不伤,百病皆愈;胃气一败,百药难施”之说,通称脾胃 之气为后天之气,称脾胃为后天之本。
那么,什么是先天之气呢?中医认为肾气即为先天之气。肾气是胃气的根本,而胃气又能滋养肾气。倘若先天之气不足,也可由后天之气来调养。临床上通常采用“补肾不如健脾,治病当以健脾为先”的治疗原则,就是这个道理。